為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扎實推進本科教學實習工作,漁業學院根據水產養殖專業培養方案和四大家魚繁殖規律,積極推進實踐教學,5月5日前,我院大三本科學生在學院領導和老師的帶領下先后分三批進駐陽山、蘇州和寶應3個生產實習基地,開展四大家魚人工繁殖生產實習任務。

根據水產養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本專業教學實習內容涉及實習場地情況調研、繁育孵化設施調查、家魚的親本培育、人工繁殖、孵化、魚苗銷售、苗種培育和魚病診斷技術和防治方法等。在生產實習中,學生要親臨苗種生產一線,圍繞青、草、鰱、鳙、鳊魚等魚類人工繁殖的關鍵階段,通過在干中學、學中干,積極思考、記錄和總結,系統全面掌握家魚人工繁殖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增強感性認識,以進一步鞏固和加深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

按照生產實習安排,學院專門制定了《生產實習指南》,選派了3名指導老師。到達實習基地后,各實習基地負責人帶領學生熟悉了環境,強調了安全生產要求,并進行了分組和任務分工。指導老師就各個環節進行了技術指導,并引導學生在實習中積極思考和提問,抓住每一個細節,以通過實踐全面掌握魚類人工繁殖的技術。學生們離開了上課的教室和舒適的寢室,充滿著好奇與喜悅,能夠積極適應新環境,穿上下水褲,拿起工具,帶上草帽,在筆記本上記錄每次的學習所獲,一絲不茍地在技術人員和老師手把手指導下認真工作。雖然開始手臂很酸痛和熬夜,但是他們苦并快樂著,紛紛表示將認真向從事幾十年水產的技術人員進行學習,認真負責的完成每一項實習任務,圓滿完成實習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