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習俗,加強文化認同和共鳴,增進學生間交流與情感,12月21日,值冬至節氣到來之際,漁業學院在南區食堂組織開展了冬至包餃子、吃餃子活動。學院師生近百人齊聚一堂,以餃子為介、以學院為家,話風俗、訴情感、迎冬至,溫暖了寒冬,也溫暖了求學游子的心。

活動伊始,本科生學生會成員先為老師和同學們開啟了“冬至小課堂”,介紹了冬至節氣的由來、各地習俗及蘊含的古人智慧。隨后,大家擼起袖子、分工合作,從原材料清洗、備餡調餡到包餃子,每個小組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同時又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其樂融融。包出的餃子形態各異、百家爭鳴,不但有“魯式”、“閩式”、“東北”等以地域為區別的餃子派系,更有“錦鼠”、“貓耳”、“羽扇”等藝術化之作,讓人大開眼界、潛力迸發。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喜悅如騰騰的熱氣掩蓋不住,情感如渾然一體的菜肉餡兒更加凝固;餃子為主角兒的食堂,溢滿了勞動的歡愉、協作的快樂和集體的溫暖。
而不同地域文化風俗的交流,則加深了廣大師生對冬至等二十四節氣的了解,也使其進一步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不同側面領會到“和而不同”的文化要義,感受到個體與群體的和諧正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創造力之基。
本次活動搭建了交流和互動的良好平臺,并且寓豐富文化育人元素于其中,對于增進感情、強化凝聚力,引導師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都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