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南南辦與會員國、相關聯合國機構和其他發展伙伴合作推出了《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實踐案例(第四卷)》,刊載了在發展中國家開展的并助力實現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佳實踐案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提交的2個獲得聯合國全球南南發展中心支持的案例均成功入選,分別是2020-2021承擔實施的“坦桑尼亞羅非魚產業開發與減貧項目(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ilapia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in Tanzania)”和2013-2014年承擔實施的“納米比亞、莫桑比克可持續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和應用項目(Technical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in Namibia and Mozambique)”。

“坦桑尼亞羅非魚產業開發與減貧項目”是在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的指導下,經淡水中心與坦桑尼亞漁牧部漁業教育與技術培訓司(FETA)多次協商,得到坦桑尼亞駐華大使館的支持后順利實施的,中方項目組先后開展坦桑尼亞水產養殖產業調研,建立中坦漁業合作企業伙伴關系,編寫羅非魚技術手冊,培訓漁業技術人才,培養漁業碩士學者,并與坦桑尼亞眾智羅非魚基地開展合作,指導羅非魚繁育和養殖,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納米比亞、莫桑比克可持續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和應用項目”執行期間,淡水中心專家組為兩國培訓了漁業技術、科研人員及漁民共計88人,發放相關技術手冊600余本,并先后奔赴多個水產苗種場、水產養殖場進行現場技術指導,贈送水質測試盒、顯微鏡、溶氧儀等實驗器材。專家組通過調研提出了因地制宜發展兩國水產養殖業的合理規劃和建議,受到了兩國漁業部門及漁業技術人員、漁民的高度評價。該項目為近年來兩國水產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引領了方向。

近年來,淡水中心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水產養殖及內陸漁業研究和培訓參考中心及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范和培訓聯合中心,長期配合執行聯合國各類南南合作項目任務,積極打造漁業領域最受信賴的國際發展合作專業技術支撐單位。通過開展多雙邊漁業技術交流和國際發展合作,助力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