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組部、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對幫扶工作的支撐作用,3月19-20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楊弘研究員組織體系20多位專家,在國家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廣西忻城團團長、體系崗位科學家羅永巨研究員帶領下,赴廣西忻城開展產業科技幫扶工作。

專家組首先參加了忻城縣委組織召開的調研座談會。會上,羅永巨團長介紹了特派團2023年幫扶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五大產業工作任務。楊弘首席表示,產業體系作為科技特派團的堅強后盾,將不遺余力支持特派團工作,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和當地企業,大力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基層農技人才;二是要開展全產業鏈技術集成和示范,全面提升產業水平;三是要注重打造具有良好示范效應的推廣基地,為產業發展提供可借鑒樣板。廣西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忻城縣委縣政府等與會領導對特派團一年來的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并表示會進一步落實各項保障工作,將特派團的智力幫扶轉化為助推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會后,專家組一行前往重點幫扶企業開展調研和技術服務工作。在廣西中忻牧陽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體系專家針對設施化養殖、尾水處理等問題,與公司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并贈送了動保產品。在忻城縣魚種場,專家組調研了企業在魚苗培育和休閑漁業方面的發展現狀,并就魚種場整體規劃設計、品種引進及設施化養殖等環節與企業負責人交換了意見,提出了改進建議。

在忻城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協助下,專家組一行還對來自周邊鄉鎮的50多名養殖戶和基層技術人員開展了技術培訓,內容涵蓋鮰、鱧、黃顙魚、淡水鱸、鰻、鱖等特色品種的養殖及尾水處理技術。
(生物技術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