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于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打造“鉆石六邊”合作架構及“魚米走廊”、積極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在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的指導下,5月1-10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朱健研究員帶隊深入柬埔寨各級各類涉水機構、企業等開展實地調研。


專家組赴漁業社區和保護區、池塘養殖場、網箱養殖場、水產苗種場、魚碼頭、工廠化養殖場、海水麒麟菜養殖戶、巴沙魚初加工作坊和柬埔寨海水養殖研究發展中心進行調查研究;與40多名漁業技術和管理官員、220多名漁業從業人員開展座談交流,就柬埔寨捕撈與養殖現狀、水產品市場發展、漁業資源保護和增養殖政策、漁業生產模式、從業人員經濟狀況、漁業產業鏈、漁業生產技術應用及漁場經營模式等進行沉浸式調研。


在深入分析柬埔寨各地漁業發展的主要優劣勢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后,專家組針對柬方漁業發展實際,就如何促進水產種業振興、強化漁業資源養護、發展綠色低碳魚米產業集群、暢通水產品進出口貿易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獲得了柬埔寨國家漁業局的高度評價。

此次調研,專家組先后輾轉顛簸3000多公里,經柬埔寨茶膠、貢布、西哈努克、暹粒、班迭棉吉、馬德望、磅清揚、菩薩、磅通和干丹10個省份。我國駐柬埔寨大使館經商處和柬埔寨國家漁業局對此次調研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鄔國權參贊和王向社一秘共同參與現場調研工作,并對中柬漁業合作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作為柬方代表,柬漁業局副局長Hav Viseth博士及Somony Thay博士也陪同專家組一同參與相關調研。

這是淡水中心作為FAO水產養殖和內陸漁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在單個南南國家開展的時間最久、范圍最廣的產業調查研究,這既是中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興調查研究重要指示的工作舉措,也為中心下一步更有針對性實施南南合作項目、更深入廣泛開展漁業領域對外合作提供堅實支撐。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