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副院長林祥明,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水科院學科與平臺處處長李強、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應仁等赴山西省永濟市就黃河流域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情況進行調研和現場指導。山西省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山西省漁業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朱國清等陪同參加調研。

王小虎院長實地調研了永濟市省級水產良種場和永濟市水產種業數字化繁育基地,在詳細了解基地各類淡水魚親本保種、苗種繁育、成魚養殖等科研及技術推廣情況后,重點聽取了關于黃河鯉、赤眼鱒、烏蘇里擬鲿、黃顙魚等黃河本土品種保種及永濟市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構建運行成效的情況匯報。期間,戈賢平研究員向王小虎院長匯報了淡水中心在黃河流域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相關工作,重點匯報了淡水中心培育的福瑞鯉、建鯉2號在山西的推廣應用情況。王小虎院長充分肯定了淡水中心在服務地方產業發展中的成績,他表示,要深刻認識保障黃河主要水產品種繁育供應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做好良種場種質資源收集調查工作,進一步利用和保護好黃河特有珍稀水產種質資源。

調研組一行現場考察了永濟海景洲漁業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育苗養殖園區,了解了加州鱸、羅非魚等魚類養殖模式及園區目前苗種繁育、市場行情、產業規模等情況,同時對園區品種養殖模式、尾水處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關建議。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