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14日,由山西省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山西省現代農業漁業產業技術體系主辦,運城市農業農村局、永濟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黃河流域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培訓班”在山西永濟舉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副院長林祥明,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出席開班式。

王小虎院長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培訓聚焦黃河流域漁業資源,專業性強、內容前沿,對黃河流域漁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員們一是要按照培訓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專項任務,統籌規劃成果產出;二是圍繞漁業種質種業,做好水產種質資源調查升級;三是創新調查技術方法和數據處理手段,支撐黃河數字漁業工作;四是做好黃河漁業資源與環境項目管理和現代農業漁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工作,促進黃河漁業高質量發展。他希望通過本次培訓,在進一步提高永濟漁業科研水平同時,利用更多有效保護措施和漁業科學管理方法,服務當地漁業產業發展。

培訓班上,戈賢平研究員作了題為“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建設和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研發進展”口頭報告,報告圍繞國家和省級大宗淡水魚體系發展現狀、國家大宗淡水魚全產業鏈技術研發進展和大宗淡水魚綠色養殖新模式等進行闡述,指出今后我國大宗淡水魚產業要立足“大食物觀”,確保食品安全和動物福利,向營養健康、產業融合等趨勢發展。

本次培訓班設“黃河流域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建設和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研發進展”等專題,共有沿黃河流域各省相關單位人員、山西省現代農業漁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等80余人參加。淡水中心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