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水產養殖園區建設與運營培訓研討班”開班。FAO漁業和水產養殖司副司長袁新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處處長劉永新、淡水中心副主任邴旭文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

開班式上,袁新華副司長表示,良好的水產園區建設和運營是解決全球小規模養殖戶需求等熱點問題的方案之一,希望學員們可以從探索理念與實踐、更新設計、規劃與發展等方面了解和學習水產養殖園區的組建流程,發展園區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助力全球糧食體系轉型、藍色轉型,實現“更好的生產、更好的營養、更好的環境和更好的生活”。
劉永新處長表示,水科院一直重視與FAO的緊密合作關系,將大力支持淡水中心繼續發揮其在漁業與水產養殖國際合作領域的經驗與優勢,聯合全院高水平專家學者,與各學員國共享專業知識,開展互惠合作。希望學員們能夠收獲水產養殖園區建設與運營相關知識,在共建“一帶一路”及南南合作的框架下深化合作,為全球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FAO高級漁業官員Pierre先生作為學員代表發言。

邴旭文副主任對學員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中國水產養殖發展模式和園區建設進入了新發展階段。近年來,淡水中心在水產養殖綠色發展,集成創新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強化養殖尾水綜合治理,嚴格落實養殖水域規劃,全面調優水產養殖布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希望學員們能夠在培訓中直抒己見,真誠交流,學有所獲,共同創造和諧包容、合作共贏的國際水產養殖新局面。

本次研討班為期7天,共有來自安哥拉、巴西、喀麥隆、尼日利亞、南非、圣基茨和尼維斯、巴巴多斯、坦桑尼亞、幾內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盧旺達、塞內加爾、烏干達、菲律賓15個國家的23位學員參加。淡水中心安排了豐富的理論實踐課程,并將組織學員赴浙江麗水、青田等地開展實踐教學。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