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18日,“第二屆國際漁業科技與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安建光、美國環保協會副總裁Emilie Listinger、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漁業和水產養殖司副司長袁新華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韓剛主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參加大會并作主旨報告。

會上,徐跑主任作了題為《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的理論與實踐》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淡水中心在云南紅河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扶貧的工作背景和顯著成效,重點就構建“森林-村寨-梯田-村莊”四素同構的良性農耕生態系統、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核心技術,以及精準扶貧產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等同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報告中關于“梯田保護、文化傳承、精準扶貧、社會穩定”的山區漁業發展模式引起了現場共鳴。

大會邀請了國內外相關領域院士、知名專家與學者作特邀報告、專題學術報告并開展深入研討。會議分享了最新的漁業科研資訊和先進的實踐經驗,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綠色發展,貫徹“創新、協調、綠色、 開放、共享"理念,共同為全球水產種業與水產養殖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出謀獻策。

本次大會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水科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承辦。大會以“水產種業振興引領漁業綠色發展”為主題,并設立水產種業、水產養殖、設施裝備三個專題,探討水產種業產業發展及世界水產養殖前沿趨勢方向。

據悉,本次大會共吸引國內外漁業領域知名專家、科研人員、政府管理部門及企業代表150余人參加。淡水中心 “發展中國家漁村振興與綜合開發研修班”的40名外籍學員一同參加了會議。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