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5日,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和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第二屆全國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大會在吉林省查干湖畔的松原市前郭縣舉辦。會議以“科技賦能,引領大水面生態漁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由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協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張文,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文國,松原市委常委、前郭縣委書記楊文慧,松原市副市長李鵬飛,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韓剛,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吉林省漁業局局長何衍林,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高春山,吉林省查干湖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鳳林等出席大會開幕式。大會開幕式由徐跑主任主持。

李鵬飛副市長代表松原市政府對各位參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不斷探索創新,推動生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劉文國副廳長介紹了吉林省以查干湖為代表的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概況,并表示希望深化與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及有關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促進吉林省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戈賢平研究員表示,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將圍繞“大水面生態增殖漁業技術研究和模式示范”等重點任務,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示范,助力新時期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塑造生態文明、產業融合、漁民增收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韓剛副院長對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為主舉辦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大會給予充分肯定,介紹了大水面生態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成效,并表示水科院將一如既往地做好體系的組織管理和支撐服務工作,努力實現體系工作與政府決策、產業應用和社會需求的有機銜接。

張文一級巡視員表示,科學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是踐行“兩山理論”和大食物觀的重要舉措,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對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支撐,將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技術難題作為重點任務持續推進,聚焦優勢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形成科技成果,并加強成果轉化示范,更好地推進科技成果服務漁業發展。


會上,桂建芳院士受邀作題為“我國淡水漁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他指出,以“以漁養水”的大水面生態漁業新范式,將開創湖泊大水面漁業與水環境生態治理的新舉措。徐跑研究員介紹了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模式。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徐皓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家壽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熊善柏教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郭傳波研究員、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霍堂斌研究員、上海海洋大學劉其根教授、長江水產研究所鄒桂偉研究員、吉林查干湖漁業有限公司朱鳳林總經理等先后作大會報告。

會議設立“專家對話”,邀請了浙江大學葉章穎教授、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陳潔副主任、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東坡研究員、千島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何光喜總經理等8位專家,與參會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互動和經驗分享。

會議還舉行了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查干湖核心示范點揭牌儀式,并組織參會人員現場考察查干湖冬捕和北方漁獵文化。
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全國從事大水面生態漁業的企業家、技術骨干等近500人參加,為推動我國大水面生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漁業經濟和信息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