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弘研究員帶領部分執行專家組成員,赴廣州與近年新上青年崗位科學家對接,圍繞體系“十四五”重點任務和2024年工作要點開展交流與互動。

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專家組分別聽取了魚品加工崗位科學家黃卉研究員、病毒病防控崗位科學家郭長軍教授的匯報,重點了解了研發工作、團隊建設、成果示范等情況,并就新專家如何盡快融入體系工作、圍繞國家和產業需求找準科研方向、開展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等方面開展了交流。南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張殿昌、科研處負責人等參加了座談并表示將一如既往的支持體系工作。

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剛完成接替的鱧種質資源崗位科學家趙建研究員介紹了團隊在雜交鱧選育工作方面的研究進展及示范推廣成效,專家組進行了崗前培訓和和工作指導,共同探討了青年專家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珠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孫慧武、科研處副處長張瑞泉等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所內三位青年崗位專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專家組指出,體系工作既要“頂天”,也需要“立地”,青年科學家作為體系的創新主力軍,一方面需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國家、社會、產業的需求,深入開展基礎研究,在特色淡水魚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上聯合攻關、重點突破;另一方面要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發展新質生產力,開展產業示范,提升服務產業能力。楊弘首席建議青年崗位專家多交流、多合作,攜手共同發展。
此次活動加強了執行專家組對崗站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力度,保證了體系“十四五”重點任務的順利實施,有效推動了體系團隊建設和后備人才培養工作。
(生物技術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