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成功處理了多起因無人機噴灑農藥導致的漁業污染事故。這些事故主要發生在國內部分小麥種植基地附近的蝦蟹養殖塘,因農藥飄散入水體導致水產品大規模死亡。

5月初,長江下游地區小麥等種植業品種迎來治蟲高峰期。但由于通過無人機噴灑農藥過程中操作不當,有農藥飄散至周邊的蝦蟹養殖塘,導致大面積水產品死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淡水中心接到當地漁業漁政部門報告后,由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緊急應對,迅速組織專家對污染事件進行研判。通過對水樣的檢測,確認水體中存在的高濃度農藥成分,從而導致水產品死亡。第一時間制定并實施應急處理方案,包括污染水體稀釋、替換和水質監測等,并指導養殖戶采取緊急補救措施,以減少進一步損失。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專家建議種植業農戶在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時注意以下幾點事項:一是選擇合適的天氣條件,避免在大風天氣或高溫時段噴灑農藥,以防農藥飄散至周邊水體;二是使用先進精準噴灑技術,更新噴灑設備,確保農藥只噴灑在目標作物上,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三是在農田和水產養殖區之間設置隔離帶,以減少農藥飄散的風險;四是對操作人員開展定期培訓,確保其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項;五是優先選擇并使用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環保農藥,降低對水生生物的危害。
淡水中心將繼續致力于提升種植業和漁業的協調研究工作,確保農藥使用的安全和有效,同時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
(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