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牽頭承擔的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項目“淡水石首魚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及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編號:CX(20)2025)順利通過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潘建林研究員、揚州大學張曉君教授、鹽城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易俊陶研究員組成,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研處王寶佳、江蘇省農學會秘書處沈鑫磊參加驗收會。項目負責人、淡水中心首席科學家徐跑研究員,淡水中心項目科技攻關團隊聞海波研究員、李紅霞研究員、宋長友副研究員及王柳富博士一同參加現場驗收。

淡水石首魚(Aplodinotus grunniens),隸屬鱸形目、石首魚科Sciaenidae,是北美洲分布最為廣泛的溫水性魚類,也是世界石首魚科275種僅有的幾種終生生活在淡水中的石首魚類之一。由于淡水石首魚環境適應性強、耐低溫、生長快、肉質好(蒜瓣肉)、營養價值高、無肌間刺,通過人工馴養可攝食配合飼料,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淡水及咸淡水中養殖。2016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從國外引進原種,于2019年首次突破人工繁育關鍵技術,一舉突破了國外專家十余年未解決的技術難題,并于2022年實現全人工繁育與養殖,是具有良好養殖前景的水產名優新品種。


驗收專家組在泰州示范基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聽取匯報、查閱材料、質詢交流,一致認為該項目獲得了系列技術創新、科技創新成果,創建了淡水石首魚苗種規模化繁育關鍵技術及配套體系,研發了淡水石首魚人工配合飼料馴化關鍵技術,建立了養殖技術體系及病害防治技術,研制了水產品加工技術及冷凍調理產品。研究成果為我國淡水石首魚人工養殖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對照合同,該項目在核心示范基地完成規定的各項任務,驗收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現場驗收。

項目執行期間,制定企業標準1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SCI論文8篇),培養碩士研究生9名。本研究取得的3項關鍵創新技術均處于世界領先技術水平。基于本項目構建的淡水石首魚繁養加等較完整產業鏈,未來淡水石首魚產業化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將對我國特色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和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推動作用。
(水產養殖研究室、生物技術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