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南京江北新區公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水務原水有限公司、南京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保護水生生態 共建美好家園”2024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南京市雨花臺江豚廣場順利舉行。

本次增殖放流活動是南京江北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展示范區第二水源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和南京市主城區應急水源建設工程對長江大勝關長吻鮠銅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的生態補償內容之一。通過開展生態補償,切實減緩工程建設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自2022年以來,受建設單位委托,淡水中心已連續三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活動共放流胭脂魚、銅魚、長吻鮠、鳊、瓦氏黃顙魚等共計22.4萬余尾,旨在彌補工程建設所造成的水生生物資源卷載損失。放流的苗種采用了體外掛牌、熒光標記及分子標記相結合的方法,后續將對增殖放流進行跟蹤監測及效果評估。

活動現場,淡水中心科研人員通過講解水生生物宣傳保護展板,發放科學放流宣傳冊、文創產品等方式,向過往市民進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科普宣傳,進一步引導并增強公眾保護漁業資源、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南京市雨花臺區農業農村局、長江禁漁中心,長江航運公安局南京分局江寧派出所等單位代表及新聞媒體共30余人參加活動。
(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