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7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2024年度總結考評會在四川成都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王際睿,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生物安全處處長孫俊立、漁業漁政管理局三級調研員朱健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產業發展處處長郝向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馬卓君,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邴旭文等應邀出席。會議開幕式由體系首席科學家朱健主持,四川、山西、江西、北京、天津、云南、新疆等地方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體系全體崗位專家、試驗站站長及團隊骨干成員等150余人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王際睿副校長表示,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挖掘產業難點重點,廣聚學科資源,廣交學科人才,為未來學術研究、學科發展尋求新方向,拓展新途徑。何強局長表示,在體系的支持幫助下,四川省在草魚飼料營養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希望體系專家繼續為四川發展水產新質生產力建言獻策,推進四川大宗淡水魚保種育種、水產品加工、健康養殖等領域再上新的臺階。邴旭文副主任表示,淡水中心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體系工作,同時為四川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智力支撐、服務支撐。馬卓君處長表示,大宗淡水魚產業是中國特有的低蛋白投入、高蛋白產出且不依賴海洋資源的產業,體系在我國動物蛋白供給中發揮了保障作用。孫俊立處長作為體系聯絡員首先對體系開展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體系聚焦產業發展問題,立足產業全產業鏈現代化的要求,推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

會上,孫俊立處長、朱健首席向桂建芳院士、原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頒發了體系顧問證書,邀請兩位專家繼續為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朱健祥三級調研員主持了體系首席科學家考評工作。朱健首席圍繞重大關鍵技術問題聯合攻關、助推產業提質增效、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等八個方面對體系2024年度工作完成情況進行了匯報。會議對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崗位專家及綜合試驗站2024年度的工作總結和考評。

朱健首席在總結中表示,體系要穩步推進各項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形成縱橫交織、點線面結合、立體矩陣式的協作網絡,獲得一系列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的突破,推動新成果、新技術、新裝備在全國主產區落地轉化,通過示范引領實現在全國范圍落地開花,真正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希望今后體系工作做到以下幾點,一要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信念,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二要緊盯主責主業,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完成體系任務;三要瞄準產業關鍵點,協同創新,發揮體系整體效能;四要守正創新,繼往開來,保障體系良序運行。

會后,體系召開2025年度第一次執行專家組會議,會議評議了2024年度體系聘任人員考評結果,討論了2025年度體系管理工作計劃,并討論布置了2025年度體系重點任務等工作。

期間,體系還組織召開了“2023-2024年新聘青年專家工作推進交流會”,旨在推動青年專家盡快融入體系,順利開展各項研發任務和示范應用工作。

(水產養殖研究室、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