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中心承辦的對外援助培訓項目“發展中國家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 開學典禮在淡水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商務部對外援助司人力資源開發處處長徐元杰、商務部國際商務研修學院援外培訓執行綜合處處長盧長明、農業部國際合作司亞非處副處長顧衛兵、水科院交流合作處副處長張曉琴、淡水中心主任徐跑出席了開學典禮。開學典禮由淡水中心副主任袁新華主持。 徐元杰處長代表商務部對本次培訓班的順利舉辦表示祝賀,并向學員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及與發展中國家開展南南合作的情況,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在漁業產業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取得突破。顧衛兵副處長介紹了中國農業發展現狀及農業技術的國際合作情況,并表示農業部將繼續支持水產領域的南南合作項目,推進世界漁業發展。張曉琴副處長表示,水科院長期與發展中國家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希望學員們能夠共同努力,為各國乃至世界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徐跑主任對商務部、農業部和各派出國政府給予本期培訓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向遠道而來的學員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淡水中心座落在世界水產養殖的發祥地—無錫,長期致力于漁業領域的南南合作,推動中國與各學員國技術交流和經貿合作,已連續32年為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700多名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希望本期學員珍惜和充分利用此次培訓的機會,加強與授課專家的溝通交流,努力學習和掌握中國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并發揮所學,推動本國漁業發展。 來自尼泊爾的Tulsi Basnet先生作為學員代表,對中國政府的資助和淡水中心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并表示各發展中國家漁業的開發與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水產養殖成為世界各國解決水產品供應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徑,希望把中國先進的水產養殖實踐和經驗傳播到各發展中國家,實現脫貧致富和廉價動物蛋白供給。
 本期培訓班共有來自巴勒斯坦、朝鮮、斯里蘭卡、南非、蘇丹、加納、馬拉維、莫桑比克、湯加等23個國家的46名學員參加。培訓班為期8周,將針對學員國漁業發展需求,采取課堂教學與案例分析、實驗室操作、生產實習、參觀考察與交流、項目合作洽談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傳授我國水產養殖的先進理論、成功經驗和發展理念。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