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中心承辦的對外援助培訓項目“發展中國家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正式開班。無錫市商務局副調研員蔣大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交流合作處副處長張曉琴、淡水中心副主任袁新華出席了開學典禮。 蔣大新副調研員代表主辦方對此次培訓班的順利開班表示衷心的祝賀,并向學員介紹了無錫市經濟發展現狀及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情況,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在漁業產業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取得突破。張曉琴副處長表示,中國水產養殖業發展歷史悠久,有著內容豐富而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和實踐經驗,相信隨著廣大發展中國家間漁業技術交流和合作的不斷加強,彼此友誼不斷加深,各國水產養殖業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實現生態型、健康型和可持續性發展。袁新華副主任代表中心向遠道而來的學員朋友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他表示,在中國及世界水產養殖的發祥地—無錫,淡水中心連續32年為100多個廣大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600多名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本次培訓班,中心將盡全力為學員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專業考察條件,采取各種方式促進交流、加強合作,共同致力于為貧困地區的人民通過水產養殖生產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做貢獻。來自馬拉維信息管理處處長Joshua Bob Kalonga Bismarck先生作為學員代表,對中國政府的資助和淡水中心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并表示發展中國家水產養殖業亟待大力開發,本期培訓班將有助于把中國先進的水產養殖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傳播到各學員國,有力促進各國的漁業發展。 本期培訓班是今年我中心實施的第8期國際培訓班,也是商務部下達給中心的第5期援外技術培訓項目,共有來自巴勒斯坦、柬埔寨、泰國、加納、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突尼斯、牙買加、湯加等11個國家的20名學員參加。培訓班為期8周,中心將針對學員國漁業發展需求,采用課堂教學、實驗實習、實地考察和分組討論等方式傳授我國水產養殖的先進理論、成功經驗和發展模式,從而為傳播我國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增強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友誼,以及促進水產領域的南南合作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