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23日,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 “十二五”研發任務推進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李書民,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布仁,農業部漁業局科技處處長于秀娟,淡水中心主任徐跑,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漁業局局長劉永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研計劃處處長劉英杰,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內蒙古自治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劉海濤出席會議開幕式。體系全體崗位科學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及部分團隊成員共計130余人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布仁副廳長簡要介紹了內蒙古自治區水產養殖業發展概況。徐跑主任對農業部科教司、漁業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上級單位對體系工作的支持和關心表示感謝,并表示淡水中心作為體系研發中心的依托單位,“十二五”期間將繼續全力配合首席科學家的各項工作,首席科學家辦公室也會進一步配合、服務各崗位科學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工作,全面完成體系“十二五”各項研發任務,為我國大宗淡水魚的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劉英杰處長肯定了體系“十一五”期間的工作,同時指出體系需要進一步探討產業結合、基礎研究和推廣應用的銜接,國家和區域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并對體系“十二五”期間各項任務的有效推進提出了切實要求。李書民副局長對體系“十一五”期間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表示體系對提高產業效益、延長產業鏈,以及促進漁業發展、漁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體系所有研發人員在“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加強合作,把體系建設好、運作好,為我國淡水養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交流研討會上,3項體系重點任務和7項研究室重點任務的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項任務工作進展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設想。體系30個綜合試驗站均總結、提交了各區域特色的高效養殖模式和技術,以供相互交流、借鑒。呼和浩特、天津、南京、福州、鄭州、武漢、常德、貴陽、中山和重慶等10個綜合試驗站以大會口頭報告形式分別介紹了各地以大宗淡水魚為主要養殖品種的特色、高效養殖模式和健康、生態養殖技術。 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對會議進行了總結,進一步強調了體系3項重點任務、7項研究室重點任務、24項數據庫建設任務和應急任務的重要性,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充分、深入地認識各項任務,加強功能研究室間、崗位科學家間的協作,加強崗位和綜合試驗站的對接;二是要明確任務定位和分工,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體系各項任務的落實工作;三是要進一步推進體系研發出的技術、模式等成果在綜合試驗站的試驗、示范工作,提高基礎研發和基地建設能力;四是要重視體系的管理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科教司下達各項任務;五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體系的影響力。 會后,全體專家、代表參觀、考察了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達拉特旗大樹灣示范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