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12日,由水科院主辦,淡水中心承辦的2010水產科技論壇在江蘇省無錫市成功舉辦。此次論壇以“漁業環境評價與生態修復”為主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希臘、俄羅斯、菲律賓、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漁業研究中心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50多個科研、教學相關單位23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論壇共收到論文150篇,中外專家代表80多人在大會上作報告。 開幕式上,水科院院長張顯良致開幕詞,農業部漁業局資環處副處長郭睿、日本水產綜合研究中心副理事長Kiyoshi Inoue、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副院長Yoon Hodong、淡水中心主任徐跑分別致辭。 張顯良院長在開幕詞中指出,在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的雙重壓力下,世界各國都在探索綠色經濟轉型之路,中國也處于這一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結構使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構成巨大沖擊,作為地球生物圈重要組成部分的水生生態系統也受到了嚴重影響。一些江河湖海水域富營養化嚴重,赤潮、水華頻發導致魚類產卵場、索餌場縮小、外移,甚至消失;淺海、灘涂、湖泊的增養殖水域環境質量下降,水域污染事故增多,養殖生物病害頻發,養殖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大。水域生態功能退化和環境質量下降已成為制約中國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面對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加強對漁業生態環境的監測和研究,科學制定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對促進經濟和環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中國科研人員圍繞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生態環境災害和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關鍵技術,水域污染現狀監測、評價和保護技術等主要方向,利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計劃等一系列重大研究計劃,通過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組織間的交流合作,開展了不同層次的研究,攻克了一批難關,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論壇上,水科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教授Hans W.Paerl、日本愛媛大學沿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教授Shinsuke Tanabe、亞太地區水產養殖中心網總干事Sena De Silva等15位專家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生物指示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產地環境評價與質量控制技術、重大工程對漁業生態的影響、水域環境調控與修復、氣候對漁業生態安全的影響等5個專題開展廣泛的研討與交流。 本屆論壇是水科院主辦的連續第八屆水產科技論壇。自2003年創辦以來,在國內外有關組織和水產專家的大力支持及積極參與下,“水產科技論壇”已發展成為面向國內外水產界的國際性學術盛會。 本屆論壇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農業部漁業局支持,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科院內陸漁業生態環境和資源重點開放實驗室承辦,世界漁業研究中心、日本水產綜合研究中心、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俄羅斯太平洋漁業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等國內有關高校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