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切實貫徹農業部“百日科技服務行動”方針,4月29日,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體系在濟寧開展科技服務行動。淡水中心副主任、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體系飼料與營養崗位科學家劉文斌研究員、建鯉育種崗位科學家董在杰研究員、細菌性病害防控崗位科學家謝駿研究員等一行6人參加了由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體系主辦、濟南綜合試驗站承辦的“濟寧市百日科技服務行動”暨“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培訓班”。山東淡水水產研究所所長張建東、濟寧市漁業局局長亓彬、鄒城市農業局書記苗存奎等出席了活動啟動儀式。 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傳達了農業部百日科技服務行動的精神,并表示隨著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推進,將切實為漁民增收、漁業增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地方水產事業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啟動儀式結束后,戈賢平研究員首先介紹了大宗淡水魚養殖技術發展情況和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情況,隨后董在杰研究員、劉文斌教授、謝駿研究員、郁桐柄副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建鯉改良品系介紹”、“我國水產飼料研發與風險隱患問題”、“大宗淡水魚主要養殖類型及模式”、“大宗魚病害及其防控技術新特點”的專題講座。濟寧市各縣市區技術站站長、技術人員、養殖大戶等約110人參加了技術培訓班,體系向參加培訓人員現場發送《大宗淡水魚類100問》110份 、優質水產品健康養殖技術規程明白紙100余套。鄒城市電視臺等媒體對啟動儀式進行了報道。 培訓結束后,在濟寧市漁業局有關同志的陪同下,體系專家們考察了鄒城市高效生態養殖示范片,并在現場進行了技術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