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受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有關專家,在江蘇無錫對淡水中心承擔的“羅氏沼蝦無公害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進行了鑒定。鑒定委員會由江蘇省水產學會、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江蘇省水產技術推廣站、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該項目由徐跑研究員主持,在項目實施期間研究建立了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諾達病毒的早期酶聯免疫快速診斷技術;篩選出的大黃蒽醌提取物作為無公害添加劑提高了羅氏沼蝦非特異免疫能力以及對高溫和高密度的應激反應能力;研究了氟苯尼考藥代動力學,首次提出氟苯尼考在羅氏沼蝦養殖中的使用濃度和合理的休藥期。研制開發出8種有效改善養殖水體水質的微生態制劑和1種免疫增強劑;制訂了羅氏沼蝦幼蝦增溫培育技術、無公害養殖病害控制技術、出口產品加工等操作規程及質量手冊;建成了羅氏沼蝦免疫增強劑和微生態制劑生產線;建立了10000畝無公害生態養殖示范區,其中3500畝為外貿出口基地,示范基地的羅氏沼蝦發病率降低80%以上,示范區兩年新增產值3200萬元,增效1500萬元,加工出口創匯200多萬美元。舉辦培訓班26期,受訓9000多人次;申請專利4項,已授權1項;發表論文16篇,其中SCI刊源論文1篇,CSCD論文13篇。 鑒定委員會在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有關材料后,認為項目組提供的鑒定資料齊全,數據翔實,項目總體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