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大宗淡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創新團隊、國家蝦蟹產業技體系淡水蝦營養與飼料崗位首次報道羅氏沼蝦生命早期微生物變化及定殖規律,系統闡述了羅氏沼蝦繁殖期母體和環境微生物對后代微生物的影響。研究成果以“Maternal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es dominate offspring microbial colonization in the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為題,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7.963),2020級博士生劉博、生物技術研究室基因中心宋長友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劉波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8062。
水產動物種業是漁業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在國家高度重視“打好水產種業翻身仗”的背景下,從營養學角度培育優良苗種是當前重要課題。腸道微生物菌群對水產動物營養吸收、免疫力、抗病能力、生長發育和繁殖等具有重要調控作用;而腸道菌群受營養狀況、養殖環境及食物等眾多外源因素的影響。此外,遺傳學及表觀遺傳學研究表明繁殖期親本對子代的發育及健康狀況起決定性作用。課題組通過研究繁殖期羅氏沼蝦母體肝胰腺和性腺組織,母體飼料,仔蝦開口餌料,以及水體環境的微生物變化,揭示以上外源微生物對胚胎及仔蝦微生物菌群定殖的影響。研究發現,胚胎發育階段的微生物主要受親本肝胰腺的影響,而仔蝦階段主要受養殖水體微生物的影響;結果表明,繁殖前加強對母體的營養強化和肝胰腺微生物菌群調控,繁殖過程中加強對水體微生物的調控,有助于促進羅氏沼蝦后代的生長及健康。該研究結果為羅氏沼蝦苗種繁育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具有重要的學術和應用推廣價值。
本研究受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基金(CARS-48)、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2020TD59)、揚州市農業科技創新基金(YZ2019031)、揚州市綠揚金鳳人才計劃基金(2018018)、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專項基金(NY-174)和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ZJK202106)等項目資助。

圖1研究方案及不同發育時期優勢微生物菌群

圖2羅氏沼蝦生命早期微生物定殖規律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