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科研基地作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培訓第二戰場的作用,增強基地人員服務科研、服務產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十四五”發展提供不竭保障支持,7月2日-3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副主任徐鋼春帶隊,帶領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成果轉化處等部門負責人組成專項調查組,赴南泉、揚中、大浦、屺亭、靖江等5個科研基地調研,深入了解基地運行情況,研討基地發展方向。

在南泉基地,徐跑主任進行了調研動員講話,希望調研組到基地多聆聽、多交流、多記錄、多思考,結合科研基地的管理機制、條件保障、人才建設和績效激勵等內容,充分調研科研基地的實際情況,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下一步的基地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在屺亭基地,徐鋼春副主任表示,屺亭科研基地要發揮人才、技術和成果優勢,在羅非魚和鯉魚主養區推廣新品種和配套新技術,發揮國家隊科技支撐地方產業發展的作用,為羅非魚和鯉魚主養區的鄉村振興和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在大浦基地,徐鋼春副主任表示,基地要繼續做好青蝦的選育和擴繁工作,探索蝦蟹混養、魚蝦套養等新技術、新模式,為下一步出標志性成果和高質量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靖江基地,徐鋼春副主任仔細詢問了基地建設推進情況,希望科技人員做好規劃,突出特色,強化基地定位意識,保護好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種質資源,為打好水產種業翻身仗提供種質保障。

在揚中基地,徐鋼春副主任強調,基地要用好“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牌子,加快人才團隊、科研與展示平臺建設的步伐,加大與地方產業部門的合作,通過河蟹、鱸魚和長吻鮠等新品種及配套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在更大的區域內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優勢高效特色水產養殖示范基地。
5個科研基地的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調研交流。
(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