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由商務部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發展中國家魚類苗種生產與飼料開發技術培訓班”正式啟動。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無錫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詹熠出席了開班儀式并致辭。開班儀式由淡水中心國際合作與教育處處長敬小軍主持。

開班儀式上,徐跑主任向學員介紹了淡水中心各領域科研成果及在服務全球漁業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作出的積極貢獻。他表示,近年來,中國通過探索建立產學研用相融合的水產種業創新體系,在世界漁業領域形成了較為領先的水產種業發展格局,淡水中心擁有的育種核心技術及優質新品種,表現出較強的行業競爭力。淡水中心愿意通過知識分享的方式與各國學員展開研討與交流,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水產種業及飼料營養發展的新思路,為世界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詹熠副主任表示,無錫愿通過多渠道推進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更多領域的合作共贏,進一步擴大合作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他希望所有參訓學員都能成為本國與無錫友好合作的“開拓者”和“傳承者”,播下友誼的“苗種”,等待未來的收獲。

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法魯茲·艾哈邁德·侯賽因研究員作為學員代表發言。

本次培訓班為期21天,共吸引了來自亞洲、非洲、大洋洲等13個國家的117名學員報名參加。淡水中心教師代表劉波研究員、任鳴春研究員、唐永凱研究員和強俊副研究員等應邀出席開班儀式并與學員互動交流。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