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24日,第四屆全球水產養殖大會在上海舉辦,期間,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中國農業農村部共同舉辦“促進可持續水產養殖發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圓桌會議”,商討如何進一步推進水產養殖領域的南南和三方合作。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率團參會并應邀在“高端圓桌會議”上作了題為“中國可持續水產養殖模式以及通過水產養殖減少貧困的南南合作實踐”的主旨報告。

徐跑主任就中國可持續水產養殖特色與優勢、參考中心南南合作工作實踐、南南及三方合作展望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匯報,向世界宣傳了中國在品種開發、模式推廣、產業布局等方面取得了的成就;介紹了40年來淡水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參考中心)通過人才培養、技術轉移和示范項目等將中國方案推向世界的生動實踐;展望了未來淡水中心在“一帶一路”及“手拉手”倡議下的對外合作。他表示,中心愿意在農業農村部的堅強領導下,與全球水產養殖同仁共同努力,推動水產養殖業成為綠色、低碳新興產業的典范,繼續為增加綠色優質動物蛋白供應、消除饑餓與貧困、解決營養不良、實現性別平等做出積極貢獻,繼續為建設各國共享的水產養殖百花園、推動新時代漁業南南合作事業取得更大成效而共同努力。

會議期間,來自中國、阿根廷、俄羅斯、美國、德國、印度尼西亞、泰國、坦桑尼亞、斐濟、加納、瑞典、日本、菲律賓、韓國、塞拉利昂、土耳其、烏干達等國家的部長及大使級代表圍繞南南和三方合作進行了信息共享和研討交流,分享了南南和三方合作促進可持續水產養殖的優秀經驗,提出了未來的發展路徑和合作意向。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發起了《關于促進南南和三方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合作的倡議》。

全球水產養殖大會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每十年舉辦一次。今年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主題為“面向食物供給和可持續發展的水產養殖”。淡水中心國際合作與教育處、漁業經濟信息研究室、生物技術室分別派員參加了大會“水產養殖系統”“水產養殖政策/規劃和部門治理”“水產養殖創新和技術解決方案”“水產養殖社會和人文”“通過水產養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水產養殖產品價值鏈和市場準入”等分論壇并與與會代表進行了交流互動。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