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在徽水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組織實施了首次山區溪流生境增殖放流活動。宣城市漁業管理服務中心、旌德縣公證處、安徽師范大學、旌德縣興隆和生家庭農場、旌德縣旌山家庭農場以及監管單位安徽省旌德縣農業農村水利局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放流活動。

此次,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依據《旌德縣徽水河白沙河部分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對徽水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生態補償項目》和《S11蕪湖至黃山高速公路對徽水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生態補償項目》項目實施方案,組織有關單位共同實施主要保護對象保種和放流、代表物種繁育。

此外,根據項目實施方案,水生生態監測、植被修復以及可視化綜合管控系統建設等其他生態補償措施均按計劃推進實施。

本次放流活動,共計在保護區實驗區玉溪河放流寬鰭鱲約3300尾、光唇魚約3050尾,在保護區核心區徽水河、實驗區玉溪河放流中華鱉3000只。
(淮河流域漁業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