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2017年發展中國家羅非魚苗種選育和高產養殖技術培訓班”63名學員赴廣西開展學習考察活動。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廖毅、科技和對外合作處處長楊志武,廣西水產科學院院長陳曉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等出席了活動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廖毅副局長表示,羅非魚是廣西水產養殖的主要品種,擁有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技術體系,希望通過這次學習考察,搭建好廣西與各學員國家漁業人才的互動平臺,共同探討農業(漁業)領域的雙邊或多邊交流合作的潛力及途徑,達到共同提高、多方共贏的目的。陳曉漢院長介紹了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在羅非魚產業領域的技術研發與推廣成果,他表示,將盡全力為培訓班學習考察活動提供支持,并通過互動交流,為科技興漁、國際科技人才培養服務,從而為廣西漁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徐跑主任表示,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廣西水產科學院等單位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在羅非魚的選育、養殖、加工以及產業化方面合作緊密。這次雙方聯合實施羅非魚專題國際培訓項目,就羅非魚繁殖技術、苗種生產、養殖技術以及加工技術開展學習考察,將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來自加納漁業協會的高級漁業官員 Adjei Francis在發言中向中國政府以及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廣西水產科學院表示了感謝。他表示,相信本次廣西的學習考察活動必將進一步促進廣西與世界各國的漁業交流與合作。 “2017年發展中國家羅非魚苗種選育和高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在廣西學習考察活動為期16天,期間,將邀請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的羅非魚專家為學員傳授苗種繁育及精養技術,赴羅非魚良種繁育基地和養殖基地開展技術實踐,并就羅非魚產業鏈、價值鏈及加工出口市場進行專題考察。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