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推漁業走出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淡水中心”)承擔了由商務部主辦的“柬埔寨淡水水產養殖技術與發展海外培訓班”,并于2017年5月3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開班。培訓班為期45天,共有50名學員參加。培訓班采用模塊化教學。自開班以來,各項教學計劃順利實施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6月14日-6月30日,淡水中心援柬埔寨專家組成員朱健研究員、王建新副研究員和劉波研究員,在柬埔寨成功完成了培訓班成魚養殖、飼料開發的教學實踐模塊。
 朱健研究員主講了池塘水質管理、池塘設計與建造、池塘放養品種選擇與養殖模式、池塘循環水養殖技術、綜合種養技術、網欄與網箱成魚養殖技術、鯰魚和羅非魚成魚養殖技術等。期間,淡水中心援柬埔寨專家組還帶領全體學員赴位于柬埔寨波蘿勉省Bati市的柬埔寨淡水養殖發展中心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實驗實習及考察。學員們分小組進行了水質試劑盒現場測試,朱健研究員、王建新副研究員就水樣中溶解氧、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物等的檢測進行了耐心的示范講解,手把手的教授學員檢測水質的方法步驟。此外,在朱健研究員、王建新副研究員的具體指導下,學員們還就羅非魚苗的打包運輸就行了實地操作,糾正了不科學的打包方式。淡水中心援柬埔寨專家組在實習結束后向該中心贈送了水質測試盒和便攜式溶氧儀。柬埔寨國家人民網(PNN)對專家組的工作給予了專訪并進行大量報道,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
 劉波研究員主講了飼料開發模塊,主要包括中國與柬埔寨水產飼料產業發展現狀,魚類營養需求,魚類飼料源開發與配方設計,羅非魚、鯰魚和鯉魚飼料配方設計,水產飼料加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水產飼料儲運與投喂管理等。期間,淡水中心贈送的制粒機、攪拌機和粉碎機順利運抵柬埔寨國家淡水研究與發展研究所(Nardi)。淡水中心援柬埔寨專家組利用課余時間三次趕赴Nardi進行了機器的搬運、安裝和調試,為后續飼料制作實驗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6月28日,在劉波研究員的示范和指導下,學員們按照前期學習設計的配方制作出了柬埔寨第一批淡水魚類顆粒飼料。Nardi研究所副所長Hang Savin先生深情的說道:中國專家組不僅教授了飼料開發技術,還贈送了一整套的飼料制作設備,幫助我們實現了飼料研發實驗室從無到有的突破,這個嶄新的實驗室將成為中柬兩國人民深情厚誼的永恒見證。

 柬埔寨漁業局副局長Hav Viseth博士作為柬政府特別代表全程參與了本次培訓班,對培訓班的方案設計、精心組織、專家組的專業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培訓班模塊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員系統地學習中方先進實用的水產養殖技術、經驗;中方專家組贈送的大量先進實用的儀器設備,緩解了柬方財政預算不足困境,提升了科技條件保障水平;中方專家組不畏高溫酷暑,帶領學員們工作在池塘邊、高溫大棚、實驗室,手把手的傳授技術,非常令人敬佩,這是在其他國家援柬專家身上從沒看到過的一種中國式的國際主義精神。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