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6月13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2016年非洲英語國家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成功舉辦。來自加納、烏干達、埃及、贊比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馬拉維、津巴布韋、南蘇丹、南非等10個國家的27名漁業官員和技術人員圓滿完成全部培訓活動。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無錫市商務局外經處科長萬松俊出席了培訓班的結業典禮。戈賢平書記表示,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水產養殖及內陸漁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愿意積極爭取各類國際合作項目,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培訓資源為廣大非洲國家漁業人才培養、生產技術改進及科研能力創新作出積極貢獻。萬松俊科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一貫支持并積極參與南南合作,推進合作、促進分享,希望學員們回國后將所學與同事分享,爭取將學習到的理論和先進技術因地制宜地運用到實踐中,共同推進非洲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為消除非洲地區極度貧困現象、保障食品安全做出努力。 為增強此次培訓班舉辦效果,實現“傳技術、促合作、增友誼”的目標,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培訓班先后分成三大模塊進行:一是“可持續水產養殖技術”。先后邀請知名教授專家針對非洲國家主要品種,傳授了水產苗種生產技術、池塘精養技術、飼料開發及投喂技術、魚病防控技術及漁場經營管理等,并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交流。二是“經貿合作推進”。先后組織學員赴江蘇正昌集團、無錫華瑞漁機廠、江蘇未來省級水產良種場、通威股份無錫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進行考察,并專門組織學員赴廈門參加第11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向各國學員宣傳、推介看我國優質的漁業技術和產品。三是“中國文化和友誼體驗”。各國學員體驗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先后參觀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外灘、無錫國家級濕地公園、三國文化園、華西村,并深入社區,與當地居民互動,參加中外聯歡會等。 參加培訓的各國學員一致表示,此次培訓班內容豐富,針對性強,讓他們受益匪淺,回國后他們將繼續致力于中非漁業合作,為各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希望今后中國政府和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能夠在漁業技術培訓、合作研究及設施建設領域提供更多的幫助。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