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15日,由英國國際發展部和中國農業部組織的農業技術轉移(AgriTT)合作項目總結會議在海南海口舉行,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弘研究員、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新華研究員應邀出席總結會議。

會議總結了項目實施三年來的主要成績及經驗,并圍繞項目后續行動規劃進行了討論。馬拉維國家代表團對該項目實施以來取得的成績和促進產生的積極意義給予了高度評價,馬拉維國家漁業局副局長Donta博士用數據說明了項目帶來的影響,羅非魚苗種產量從項目實施前的3萬尾增加到2016年的200多萬尾,引進了全雄羅非魚育苗技術;飼料生產從無到有,利用當地原料進行配合飼料生產,引進了成套顆粒飼料生產機組;成魚養殖產量從項目實施前的1.2噸/公頃提高到現在的6噸/公頃,圓滿超額完成了項目任務指標。 三年來,淡水中心先后派出了科技骨干6人次赴馬拉維進行考察、研討和技術指導,對項目執行過程中的技術難點給予支持。國家羅非魚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弘研究員從項目規劃考察開始參與,給予了全程指導和支持。同時,淡水中心專門為馬拉維舉辦了短期技術培訓班、共招收8位國際留學生攻讀碩士研究生,通過科研挑戰基金(RCF)項目為示范項目配套攻關,充分突顯了淡水中心參與國際水產發展項目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優勢。 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趙維寧副司長、外經中心楊易主任、海南省農委、英國國際發展部北京辦事處、馬拉維和烏干達國家代表團等國際機構和科研院所代表參加了此次總結會議。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