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應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的邀請,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系主任Eric M. Hallerman教授、淡水貝類保護中心(FMCC)主任華丹教授和田納西州野生動物資源管理委員會貝類項目協調官Donald Wayne Hubbs教授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南區教學樓報告廳分別作了題為“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in Freshwater Mussel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紫黑翼蚌的引進和紫黑珍珠培育項目研究進展”、“Tennessee’s Freshwater Mussel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暨無錫漁業學院副院長袁新華研究員主持。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相關科研人員以及在讀博士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 袁新華副主任首先代表中心和漁業學院向3位教授的來訪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中心與弗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系在淡水貝類聯合研究的情況和成果。隨后,Eric M. Hallerman教授、華丹教授、Donald Wayne Hubbs教授分別從淡水貝類群體遺傳學及其保護、紫黑翼蚌的引進和紫黑珍珠培育、田納西州淡水貝類資源和保護等三個方面作了詳細的介紹。報告結束后,水科院首席科學家楊健研究員等就淡水貝類遺傳學、水域環境監測與保護、紫黑珍珠培育及其生化機理、人才培養和互訪交流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通過本次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寬了中心科研人員特別是年輕職工的研究思路,開闊了視野,活躍了中心學術氛圍。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是一所位于美國東岸弗吉尼亞州(Virginia)的著名公立大學,成立于1872年,現已發展成弗吉尼亞州內規模最大、提供學位最多的創新研究性綜合高等院校。該大學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系早在1978年就率先成立淡水貝類保護中心(FMCC),是最早專業從事淡水貝類品種人工繁殖及資源增殖放流研究的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其成熟的淡水貝類瀕危種親本采集、培育、寄主魚篩選、幼貝培育、標記放流、種質資源評價等技術與配套設施及相關研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已經成功完成了20多種瀕危淡水貝類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究和增殖放流,為北美洲淡水貝類自然資源保護和恢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