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商務部主辦的“2018年亞洲國家可持續集約化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結業典禮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舉行。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無錫市商務局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處長翁斌佳等出席結業典禮并致辭。

結業典禮上,戈賢平書記首先向來自5個國家的35名學員結業表示祝賀。他表示,從課堂講座、動手實驗到現場考察的各個環節,學員們都能夠一貫保持高度的熱情,勤于思考,積極參與,踴躍交流,不僅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友誼;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在中國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及各國政府的支持下,隨時為學員國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為促進亞洲國家的水產養殖業發展,為實現亞洲乃至全球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翁斌佳處長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地串起了“亞洲命運共同體”,為我國與亞洲國家搭建了“開放、創新、和平、繁榮、文明”為主題的互利合作平臺;希望學員通過在無錫的交流學習,成為學員所在國家與無錫在漁業產業和相關領域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的開拓者,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與發展的推動者。

培訓班班長來自巴勒斯坦的AHMED M.R.MILHEM(艾哈邁德·米爾慕)和各個國家學員代表先后在結業典禮上發言,他們紛紛表示感謝中國政府為他們提供的寶貴機會,感謝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高效組織,使他們能夠深入了解中國可持續集約化水產養殖模式,學到了適用的知識和經驗。回國后,他們將把所學因地制宜地運用到漁業生產中,為各自國家的水產養殖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培訓班作為2018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援外培訓精品建設項目,以“友好相待、兼容并蓄、共擔責任、合作共贏、開放創新、珍愛地球”的博鰲論壇精神為導向,從高端師資、創新實踐、合作推進、文化互動等模塊高質量地開展項目活動,有效地展示了我國綠色、生態、高效漁業發展模式、技術和經驗,推進了寧夏與“一帶一路”四個國家達成漁業合作意向,通過文化周活動讓學員領悟到了中國文化的部分精髓,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