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 “葡語國家農業生產及漁業開發域研修班”和“拉美、加勒比及南太地區漁業發展和管理研修班”兩個項目結業。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項目管理處處長蔡潤元、無錫市商務局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處處長翁斌佳等出席研修班結業典禮。來自巴西、葡萄牙、莫桑比克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圭亞那、哥斯達黎加、格林納達、古巴、安提瓜和巴布達、蘇里南等10國的39名漁業官員順利完成了研修學習,其中4名漁業官員被授予優秀學員獎杯。

結業典禮上,徐跑主任表示,開放的制度、包容的文化、互惠的合作成就了今天的中國,作為中國國家級淡水漁業科研機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愿意在中國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及各國政府的支持下,在“一帶一路”及南南合作框架下,與時俱進地分享中國漁業新技術、新知識、新經驗,為各國漁業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技術支持,希望各個國家攜起手來,為促進漁業綠色發展、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而砥礪前行。

蔡潤元處長介紹了中國援外事業取得的重要成果。他表示,為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繁榮,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毫無保留地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我國在發展中積累的有益經驗,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等實際行動幫助各國提高自身發展能力。希望大家不僅把在中國的學習成果帶回去,同時也要將中國的友誼和文化帶回去,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成為中國與各國友好往來的使者,為共創世界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自圣多美普林西比的高級漁業官員的圣納西蒙多·歐內斯特先生和來自洪都拉斯國立自治大學的研究員拉奧杰·羅伯托馬林·岡薩雷斯先生分別作為兩期研修班學員代表發言。他們均對中國政府無條件的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在葡語國家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許多國家,貧困率依舊很高、貧富差距較大;當前,大力發展農業和漁業是實現糧食安全、緩解貧困的重要途徑。他們將會把此次學到的實用而有益的中國農漁業發展經驗廣泛傳播到他們的國家,并在未來為他們國家和中國的友好互利合作服務。

“葡語國家農業生產及漁業開發領域研修班”、“拉美、加勒比及南太地區漁業發展和管理研修班”是淡水漁業研究中心2018年承辦的商務部最后兩期在華培訓項目。研修班先后邀請了徐跑研究員、戈賢平研究員等5位首席科學家及18位高級專家與學員進行專題研討,并邀請了寧夏農牧廳馬新民副廳長、寧夏漁業局吳旭東局長、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羅永巨副院長等領導和專家與學員分享我國綠色農漁業產業發展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獲得了學員高度評價。研修班的圓滿完成,在分享中國經驗、幫助各國提升農漁業產業管理水平的同時,有效地服務了“和平、繁榮、開放、綠色、創新、文明”的“一帶一路”建設,對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