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18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水產養殖研究室主任徐鋼春研究員等一行5人組成的南南合作工作組赴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參加“中國—FAO—荷蘭”三方合作項目第一次工作組會議,就項目具體工作計劃開展磋商研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荷蘭政府及瓦赫寧根大學、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及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等相關部門和機構分別派代表參會。

會上,徐跑主任介紹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四十多年來的發展成果,特別是自2014年被認定為“FAO水產養殖及內陸漁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以來,在科學研究、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及成果推廣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受到了與會代表們的一致贊賞。徐跑主任指出,作為FAO在華參考中心,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充分利用此次三方合作的機遇,通過量身定制的培訓、課程開發和體制性能力建設等項目,加強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國際合作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國際合作、特別是參與南南合作的水平。同時,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積極投入到FAO“手拉手倡議”舉措中,重點傳播分享我國先進實用的漁業發展理念和實用生產技能,將我國特色的漁業技術有效輸送到項目受援國,提升受援國水產養殖產業開發及可持續發展能力;與FAO、荷蘭等合作伙伴攜手,將項目打造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水產養殖南南合作典范,切實為世界漁業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會上,參會代表就“中國-FAO-荷蘭”三方合作項目的長遠意義和預期效益達成高度共識,圍繞項目第一階段“加強FAO參考中心南南合作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分組討論了各個模塊的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內容,初步形成了項目第一階段的詳細工作計劃以及項目第二階段的總體預期,并就合作項目三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以及如何落實達成一致,為簽訂“中國—FAO—荷蘭”三方合作協議奠定了基礎。
研討期間,工作組還先后與FAO南南合作高級官員王錦標、高級水產養殖專家袁新華,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董事會主席Louise O. Fresco、發展與創新中心主任Marianne Van Dorp,以及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司國際處副處長董茉莉、部外經中心副主任李志平等進行了交流座談,增進彼此了解,加深交流合作,為在項目實施中充分發揮三方比較優勢、形成合力,推動項目做深、做實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國—FAO—荷蘭”三方合作項目旨在FAO框架下,按照中國—FAO信托基金工作計劃,推進中國農業農村部、FAO和荷蘭政府的三方合作及南南合作項目效果。該項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加強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兩家FAO參考中心能力建設為總體目標,通過技術培訓、聯合研究、交流研討、試點項目設計等加強參考中心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國際合作能力和對外援助效果;項目第二階段將在埃塞俄比亞實施水產養殖產業開發項目,在FAO總協調下,整合中國與荷蘭的技術優勢,幫助埃塞俄比亞建立并健全水產養殖產業鏈,促進其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為更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漁業發展提供借鑒。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