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青蝦產業發展的影響,5月10-11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科研二支部科技服務團在支部書記劉波研究員的帶領下,赴“中國青蝦第一鎮”-溧陽市社渚鎮為廣大漁民送科技、解難題,助力青蝦產業復工復產、促進增產增收、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活動期間,支部科技服務團成員、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劉波研究員和蔣速飛副研究員,在“中國青蝦綠色發展高端培訓會”主會場,作了“青蝦專用飼料研發與投喂技術”等主題的講座,參加了青蝦生產實際問題在線交流答疑,講座及答疑交流通過騰訊會議的形式同步傳向溧陽、太倉、常熟、吳江、昆山、宜興、揚中、句容、丹陽、浦口、江寧、溧水、泰州、海安、泗陽、建湖等18個分會場,并通過《科學養魚》直播間進行全國直播。參加會場集中培訓的人數達1500多人,直播間培訓人數達到1萬多人。

支部科技服務團還深入到溧陽市社渚鎮沈榮平家庭農場,現場了解青蝦產業復工復產狀況,察看青蝦生長情況、營養需求及水質狀況,并發揮科技服務團在育種、營養、環境等方面的專業特長,現場解答了一些青蝦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青蝦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出具體技術指導。


本次科技服務活動受到了廣大漁民朋友的廣泛好評,并受到溧陽融媒體和新華日報的關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劉波書記談到,“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漁業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困難和挑戰,黨支部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和落實中心黨委部署要求,組織黨員組建科技服務團,深入漁業生產一線,并通過網絡平臺等多種途徑,廣泛開展科技服務活動,旨在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實驗做到池塘邊,把科技成果傳授到千家萬戶,為穩產保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科研二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