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東坡研究員等人發明的“一種底棲動物過濾采集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為ZL 202123077300.4。
針對現階段使用索伯網和篩網對含有底棲動物的底泥進行清洗和過濾時發生的易于把底泥倒出、傾倒不徹底及物料殘留的現象,以及后續的人工挑選底棲動物費時費力、效率低下、容易出現遺漏等問題,本專利發明了一種底棲動物過濾采集裝置,能夠高效徹底地對含有底棲動物的底泥進行清洗和過濾,并避免處理過程中的物料殘留,同時有效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底棲動物篩選效率和操作精度。

該裝置具體操作時,確保水箱內儲存有足夠的水后,啟動電機,帶動各導料輥同步轉動,然后將混有底棲動物的底泥傾倒至篩分裝置上,此時經由出水口噴出的水流對底泥進行沖刷,并配合各導料輥的同步轉動以及真空泵的抽吸作用,使底泥經由篩分間隙落入收集腔內,并在篩網上由進料口處落入的水再次沖刷和篩分,從而將底棲動物收集于篩網上,而將底泥沖刷至下方的排污腔,以便經由排污口排出;未經篩分間隙落入收集腔內的石塊及貝殼等較大物料在各導料輥的同步轉動和協同配合下被輸送至篩分裝置的出料端處,并統一收集和處理。
(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