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淡水蝦蟹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日本沼蝦蛻皮機制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在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十足綱甲殼類動物養殖中,蛻皮與繁殖的關系受到廣泛關注。日本沼蝦的蛻皮與繁殖是協同作用,但其分子調控機制尚不清楚。團隊通過對不同蛻皮時期日本沼蝦的卵巢組織進行了Illumina測序,共獲得66.57 Gb的轉錄組數據,鑒定出105,149個unigenes,與參考基因組覆蓋率超過87.57%。通過GO和KEGG數據庫對差異表達基因進行基因分類和通路分析,KEGG富集分析結果顯示,調控日本沼蝦蛻皮過程的關鍵通路主要包括mTOR信號通路、昆蟲激素合成通路、TGF-beta信號通路和Wnt信號通路。同時,本研究共篩選獲得的26個與蛻皮有關的差異基因,并通過qPCR檢測了它們在不同蛻皮階段的表達模式。

該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通路在日本沼蝦整個蛻皮周期中相互串擾,共同調節蛻皮激素的合成和降解。研究結果加深了對日本沼蝦蛻皮分子機制的認識,為今后甲殼類動物及其他蛻皮動物的相關研究奠定了基礎。
相關成果論文“Decipher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Reproductive Molt of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A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Ovaries across Various Molting Stages”發表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 Q1, IF=5.6)上。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博士研究生原虎威為第一作者,傅洪拓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