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微化學實驗室楊健研究員團隊基于耳石微化學技術,在洞庭湖上游湘江水域發現確證有溯河洄游型刀鱭的分布。
團隊與湖南農業大學開展合作,于2023年6月在湘江湘陰段捕獲到1尾疑似溯河洄游型刀鱭個體,通過耳石微化學技術分析,確證該個體為典型溯河洄游型刀鱭。此次發現充分證實,洄游型刀鱭不僅已能再次溯河洄游到達洞庭湖,更能進一步穿過洞庭湖到達距長江口近1500千米的湘江江段。洄游型刀鱭的重現也顯示出湘江作為歷史上刀鱭棲息地和產卵場的生態功能可能正在得到恢復。本研究結果為客觀把握和評價長江十年禁漁良好效果提供了最新佐證。

湘江溯河洄游型刀鱭耳石的微化學“指紋”和圖譜
相關研究成果論文“湖南湘江重現溯河洄游型刀鱭”發表于CSCD核心期刊《中國水產科學》上。漁業微化學實驗室姜濤副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李鴻正高級農藝師為共同第一作者,楊健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漁業微化學實驗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