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淡水鱸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任鳴春研究員團隊在酶解雞肉粉替代大口黑鱸飼料中魚粉對抗氧化和免疫的影響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大口黑鱸對蛋白質的需求較高,飼料中的魚粉通常被認為是大口黑鱸等肉食性魚類飼料中主要蛋白來源,魚粉產量的下降和價格的飆升迫使產業轉向新型蛋白源開發。為減少飼料中魚粉的使用,降低養殖成本,探究大口黑鱸在使用酶解雞肉粉替代魚粉的情況下維持良好的生長性能和對抗氧化和免疫的影響,團隊經研究后發現,魚飼料中添加12.4%酶解雞肉粉替代35.56%魚粉不會導致生長性能的下降;添加3.1%酶解雞肉粉替代8.89%魚粉不會影響大口黑鱸的肝臟抗氧化酶活及相關物質水平,同時其炎癥因子、凋亡因子及免疫相關基因的表達均無顯著性變化。實驗結果證明,飼料中添加3.1%酶解雞肉粉在不影響大口黑鱸生長的同時可以保持其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免疫狀態。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32102806)等相關項目的支持。相關論文成果“Effects of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poultry by-product meal for fishmeal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hepatic health,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ity of juvenile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發表于國際期刊《Aquaculture Reports》(JCR一區期刊,IF=3.7)上。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