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習丙文研究員團隊在微生物共培養提高代謝物產量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微生物合成在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寄主菌株的代謝負擔增加,微生物單一培養通常會阻礙代謝物的產生并限制可擴展性。相比之下,共培養是一種更靈活的方法,可以提高環境適應性,減少整體代謝負擔。定義明確的共培養微生物聯合體可以利用其代謝潛力來獲得尚未發現的和已有的代謝物。
該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共培養策略和潛在機制來提高微生物產品的生產,基于微生物相互作用、微生物交流、基因修飾和模塊化共培養。該研究強調共培養系統中復雜的相互作用、不同的交流模式和遺傳信息的重要性(圖1)。同時解決了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概述了未來微生物共培養的方向。

圖1:微生物共培養策略提高代謝物產量的機制
相關成果論文“Strategies to enhance production of metabolites in microbial co-culture systems”發表于《Bioresource Technology》(IF=9.7)上。該研究工作得到淡水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2023JBFR03)和中國科學基金博士后資助計劃(GZC20230984)相關項目的支持。
論文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4.131049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