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項目“漁光互補產業發展模式研究”的實施,根據項目總體方案的要求,8月23-26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人事處處長蔣高中研究員帶領項目組成員赴寧夏賀蘭縣、陜西大荔縣等地開展西北地區漁光互補產業發展模式調研工作。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漁業局吳旭東局長會見了蔣高中研究員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李力副所長一同調研。
 此次調研重點在于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當地民眾對漁光互補模式認知度等情況;調查漁光互補模式在當地運行的基本模式、養殖的水產品品種及其前期投入和收益情況;了解當地對于漁光互補產業的扶持政策及實施情況、漁光模式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選址和設計施工應注意的問題等等。調研通過現場考察、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對于西北地區漁光互補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前景有了詳實的了解,下一步將加強調研材料的歸納、整理,總結問題,提出對策,以期推動漁光互補產業的健康發展。
 調研期間,調研組還應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就人才工作進行了交流,寧夏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哈銀濤和副所長李力、楊江濤、連總強等參加了交流。交流主要圍繞青年人才培養、領軍人才培育、科研人員激勵機制、收入分配機制以及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等主題展開,雙方各介紹了本單位的主要做法、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雙方都表示,此次交流對于進一步深化和改進本單位人才人事工作均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人事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