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準扶貧,堅決打贏新時期脫貧攻堅戰。8月31日,由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甘肅省農牧廳和白銀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鹽堿地漁農綜合利用扶貧工程景泰現場觀摩暨戰略研討會”在甘肅景泰召開,來自全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景泰,探討“以漁治堿、綜合種養,實現循環經濟生產方式”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智力支撐產業扶貧示范工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邴旭文、成果處副處長段金榮等一行4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景泰縣是黃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揚程灌溉農業區,近年來,全縣近27萬畝耕地不同程度鹽堿化,并以每年5000畝的速度蔓延。2015年以來,景泰縣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漁農并重、修復生態”的發展思路,立足本地實際,依托龍頭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形式,實現鹽堿地漁農綜合利用,同時加強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合作,成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鹽堿水域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景泰分中心”,采取開放式運行機制,整合我國鹽堿地漁業開發的科技力量,加強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為我國內陸地區鹽堿地漁農綜合開發利用起示范引領作用。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長期在江蘇、山東、甘肅等省開展鹽堿水域漁農綜合治理工作,在鹽堿水域本底調查、養殖品種選擇、養殖模式篩選及池塘工程改擴建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科研基礎。作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鹽堿水域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景泰分中心”的科技支撐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的篩選適合景泰漁業發展的養殖新品種、新模式和新技術,為鹽堿水域的生態修復、產業脫貧提供科技支撐。
(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