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4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員主持的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現代農業重大科技問題類項目“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CX(16)1004)年度檢查評估會在鹽城建湖召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谷孝鴻研究員、南京市水產研究所周國勤研究員、鹽城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易俊陶研究員等專家進行了項目實施現場檢查及工作評估。會議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研處還紅華處長主持,鹽城市建湖縣水產局局長樹斌、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專項管理辦公室及項目承擔單位相關人員近30人參加了會議。

參會專家首先觀摩了示范基地之一—鹽城市正榮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的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情況,仔細察看了水槽養殖魚類投喂攝食現場,詳細詢問了系統運行、魚類生長及產品銷售情況。隨后召開了專家評估會,項目首席專家徐跑研究員概述了項目研究的總體目標、示范應用情況,并重點匯報了取得的關鍵技術研究進展;示范點負責人陳榮國高工介紹了示范點工業化養殖系統作為江蘇省現代漁業樣板的運行情況、企業生產效益及輻射帶動的效應。項目執行一年期間,建立了鹽城建湖、鎮江揚中、南京浦口等8個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實施示范點,累計實施水面1100畝,水槽面積11200㎡;篩選了草魚、加州鱸、黃顙魚、團頭魴、斑點叉尾鮰及梭魚等適宜的養殖品種。建立了磚混結構和拼裝式的養魚系統建筑工藝,形成了包括不銹鋼、改性PVC、玻璃鋼、土工膜及陽光板等不同材質的拼裝式水槽建設方案。基于水體力學優化了增氧推水技術,研發了平底式、漏斗式集排污裝置;完成了加州鱸、黃顙魚、斑點叉尾鮰及草魚的不同養殖密度試驗及品質評價。研究了池塘工業化養殖系統水體基本理化指標、營養鹽含量、浮游動植物的周年變動規律;提出了水體營養鹽消減與水生植物控養面積的適宜配比。


與會專家對項目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水槽集排污能力,提高示范區水質自動化監測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最終成為破解傳統池塘養殖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典型案例。
首席專家徐跑研究員表示,項目組將進一步圍繞目標任務,完善研究思路和技術方案,抓好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加強資金管理,早日實現預期目標,助推江蘇省現代漁業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緩解資源與環境壓力、不斷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有效供給。
(水產養殖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