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12日,以“貝類與‘一帶一路’戰略”為主題的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第十八次學術討論會在西安召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楊健研究員、陳修報博士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上,作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重點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楊健研究員應邀作了“淡水貝類觀察—一項基于背角無齒蚌15年的研究探索”的大會報告,從針對漁業生態環境基于背角無齒蚌的原位被動監測技術,基于“標準化”背角無齒蚌的移殖主動監測技術和“模式動物”毒理學評價技術,以及上述監測和評價專用“標準化”背角無齒蚌人工繁育及種群建立等基礎研究4大方面,詳細介紹了他帶領科研團隊歷時15年,研究和探索創新性“淡水貝類觀察”生物監測體系的過程和取得的突破。陳修報博士作了“‘標準化’背角無齒蚌對鎘的積累動態及亞細胞分布”的專題報告,介紹了在重金屬生物積累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成立于1981年,是我國專業從事貝類學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學術團體。本次會議設置8個專題:組學與功能基因、遺傳育種、種苗繁育與養殖技術、生理生態與環境毒理、免疫與病害防控、生物多樣性與進化、淡水貝類、醫學貝類,共有來自中國水產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和生產單位的365名代表參會,擇優確定了4個大會報告、73個口頭報告和74篇墻報。
(院重點實驗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