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長江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與修復創新團隊在長江上游重要支流河流生態健康評價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溶解態重金屬和類金屬在生態環境中已經成為影響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江上游地區多處于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重金屬和類金屬對于河流生態健康的影響更加顯著,目前未能充分得到研究。因此,現階段需要填補長江上游重要干支流重金屬濃度和河流生態健康評價數據的空白。
為厘清長江上游支流重金屬和類金屬的分布、來源及河流生態健康的評價,本研究開展雅礱江采樣分析。通過測得10種重金屬和類金屬在雅礱江全流域的分布,并分析其來源,通過WQI、HEI、NI等指數評價河流生態健康狀況。結果表明,雅礱江10種溶解態重(類)金屬中,Pb、Cr、Cd和Cu在整個河流中的變化相對較小,Fe和Zn的濃度變化較大;且主要來源一致,結合已有研究推測更有可能來源于大氣沉降,礦物質沉積等自然因素,人為干擾較小。整條河流的生態健康評價為優。該研究首次針對雅礱江全流域進行了重(類)金屬分布調查,溯源和河流生態健康評價,彌補了歷史研究上的空白,為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提供技術資料。

相關研究成果論文“Spatial distribution, sources and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dissolved heavy metals and metalloids in Yalong River, China”發表在國際期刊《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CR一區,IF= 6.9)上。
(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