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院重點實驗室楊健研究員等科技人員先后參加了“第二屆長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國際學術研討會”、 “貝類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七次學術討論會”,并做口頭報告,與參會專家深入開展學術交流。 10月14日-18日,“第二屆長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湖北武漢召開。院重點實驗室楊健研究員、姜濤博士、熊瑛博士和研究生陳婷婷參加了會議,并分別作了題為“An Investigation of Connectivity Among Estuarine Tapertail Anchovies Colia nasu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Yellow Sea, and Poyang Lake”、“Life History Variations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Coilia nasus from Different Estuaries Along Chinese Coast Inferred from Otolith Microchemistry”、“Spatial and Temporal Migratory Dynamics of Larimichthys polyactis in Sea Waters of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Capture Survey and Otolith Microchemistry”以及“Microchemistry Analysis of Otolith of Colia nasus and Coilia Brachynathus from the Jingjia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的口頭報告。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主題為“長江—密西西比河漁業資源管理與環境保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趙進東院士、美國水產學會會長Donna Parrish教授等國內外135名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10月14日-16日,“貝類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七次學術討論會”在湖南長沙召開。院重點實驗室陳修報博士參加了會議,并作了題為“基于‘標準化’背角無齒蚌主動監測太湖和東湖重金屬污染”的口頭報告。本次會議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主辦,主題為“人類活動下的貝類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福綏院士、中國貝類學會理事長張國范研究員、日本貝類學會副會長Akihiko Matsukuma教授(九州大學)、韓國濟州國立大學Kwang-Sik Choi教授等國內外300多名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參加了會議。

(院重點實驗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