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淡水蝦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大宗淡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劉波研究員團隊在通過常壓室溫等離子(ARTP)誘變篩選高產消化酶糞腸球菌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常壓室溫等離子(ARTP)誘變是一種基于高頻大氣壓發光放電等離子體的全細胞誘變工具,通過產生能夠改變細胞結構和滲透性的活性高能粒子,導致DNA損傷,迫使細胞激活修復機制,從而產生多種突變株。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人類和動物腸道中的優勢菌株,在腸道中自然定植,對維持腸道環境的穩態起著重要作用,已被證明參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本研究采用ARTP對糞腸桿菌進行突變得到833株突變菌,以產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能力為篩選指標,篩選產生出消化酶能力強的6株突變菌株。對其進行遺傳穩定性測定,進一步篩選出3株能穩定遺傳的突變菌,并評估了突變菌株的在體有效性和安全性。這將為飼料微生態制劑行業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穩定高效的菌種資源。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3YFD2402000)、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48)、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基金(CX(23)2008)等項目的支持。相關成果論文“Enhancement of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in Enterococcus faecalis Using ARTP Mutagenesis”發表于期刊《Microorganisms》(JCR二區,IF=4.1)上。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