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06 00:00      作者:     來源:     字體大小 [ 大 中 小 ]
2013年10月29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公布的一份出版物呼吁加大國家和國際支持力度,向發展中國家的小生產者傳授農業生物技術。這份名為《生物技術促進小農生產:發展中國家作物、牲畜和魚類的案例研究》的出版物用實例說明生物技術可以幫助小農改善生計和糧食安全。 《生物技術促進小農生產》包含19項案例研究,涉及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由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編寫。它描述了在發展中國家不同地區開展生物技術研究并在香蕉、木薯、水稻、家畜、魚、蝦等小農生產中應用的現實情況和經驗。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董在杰研究員撰寫的“運用家系內選育和雌核發育技術培育建鯉”一文作為中國案例之一,介紹了建鯉育種的背景、技術路線及建鯉培育成功后產生的效果。在FAO關于該出版物的新聞發布中,特別提到了建鯉;董在杰研究員拍攝的2張照片還分別用在刊物的封面和網站上[網址: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em/202820/icode/(英文);http://www.fao.org/news/story/zh/item/203672/icode/ (中文)]。 據悉,19個案例中,來自印度的案例研究有4項,來自中國的2項,以及來自阿根廷、孟加拉國、巴西、喀麥隆、哥倫比亞、古巴、加納、尼日利亞、南非、斯里蘭卡、坦桑尼亞和泰國各1項。
(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 供稿)
主辦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蘇ICP備05004062號 蘇公網安備32021102000687號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