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推進“十二五”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體系重點任務“羅非魚高效健康養殖模式及配套技術研究”的落實,充分了解柳州綜合試驗站承擔的重點任務實施情況,提升柳州及其周邊地區的羅非魚養殖模式,創新養殖環境修復技術,4月12日-14日,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體系研發中心和養殖技術與環境崗位在廣西柳州召開“羅非魚養殖模式提升及養殖環境修復控制技術研討會”。淡水中心生物技術研究室主任、羅非魚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弘研究員,淡水中心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主任、羅非魚產業體系養殖技術與環境崗位專家陳家長研究員,羅非魚產業體系柳州綜合試驗站站長楊軍及各示范縣團隊骨干和體系相關人員等3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陳家長研究員主持。 會上,楊弘研究員表示,廣西是中國羅非魚主產區之一,近年來,廣西羅非魚養殖發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次會議專門對特定地區的羅非魚養殖模式開展研討,這充分體現了研發中心和養殖技術與環境崗位對廣西柳州羅非魚產業發展的重視。陳家長研究員介紹了開展羅非魚高效健康養殖模式及配套技術研究的重要性,并表示,在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的條件下,要充分了解羅非魚養殖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創新羅非魚高效健康養殖模式和提升養殖配套技術,從而為羅非魚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柳州綜合試驗站及各示范縣分別匯報了任務實施進展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楊弘研究員、陳家長研究員分別對各試驗站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提出了各示范縣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需要加強的環節,并要求各示范縣會后抓緊改進,加強任務實施力度,圓滿完成本試驗站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體系重點任務內容。
 會議期間,陳家長研究員還帶領崗位團隊成員在柳州開展了羅非魚產業調研和技術服務活動,重點考察了柳江縣成團鎮羅非魚流水養殖模式,與養殖戶就羅非魚養殖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技術環節,特別是水質管理方面的技術進行了交流。
(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