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度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產養殖研究室徐鋼春研究員申報的面上基金項目“刀鱭頜骨長度性狀遺傳規律及關鍵控制基因的發掘”和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鄭堯博士申報的青年基金項目“白藜蘆醇介導吉富羅非魚肝Sirt1/PGC-1α信號調控脂肪合成的機理研究”分別獲批立項。
“刀鱭頜骨長度性狀遺傳規律及關鍵控制基因的發掘”項目,將在前期取得長江刀鱭人工繁殖和生態養殖技術等系列成果并率先完成刀鱭全基因組三代測序、組裝與注釋的基礎上,開展刀鱭頜骨長度的遺傳特征及規律的解析,利用全基因組學重測序技術、家系構建方法結合自然資源調查,進行刀鱭頜骨長度性狀的系統研究,明確其長度遺傳特征及規律,發掘控制頜骨長度性狀的關鍵基因,對下一步的增殖放流刀鱭種質資源鑒定及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白藜蘆醇介導吉富羅非魚肝Sirt1/PGC-1α信號調控脂肪合成的機理研究”項目,將針對集約化養殖產生的水質污染和魚類脂肪肝疾病等問題,研究提出池塘養殖環境的中草藥生態調控技術。通過種植藥食同源型中草藥可以調節水質,釋放化感物質殺菌抑藻,雜食性魚類還可啃食草藥根部并通過代謝通路,從而提高魚類免疫能力。該項目聚焦多酚類物質白藜蘆醇和Sirt1-PGC1α信號通路,有望為魚類脂肪肝病靶點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科研處 供稿)